压铸机机械手的设计特点
压铸机机械手主要由驱动系统、控制系统和机械臂组成,每一部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为机器人的工作提供帮助。
一、控制系统 在控制系统的命令下,按照预定的工序完成各个动作,使注塑生产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,运送到指定地点或下一道生产工序,脱模剂喷入模腔。 设计时应根据注塑机的性能、工作条件和要求、产品的形状和重量等来确定控制系统。 一般来说,控制系统的设计或选择应遵循以下要点:
1。要注意与注塑机动作的协调,保证抓取的产品离开模具后,注塑机的手臂还能继续动作,减少时间的浪费。
2。保证足够的定位精度,注意运行速度,即要满足注塑周期短的要求,就要考虑是否会产生惯性冲击和振动。 应考虑控制系统成本和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平衡。
二。传动系统 一般可分为液压驱动、气动驱动和电动驱动三种,也可根据工作要求由上述三种类型的组合系统驱动。 在设计和选择驱动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。对于需要伺服控制的机器人,多采用液压驱动系统或电驱动系统,对于做点控制的机器人,多采用气动驱动系统。
2。根据负载确定驱动系统的类型。一般来说,重载可选电驱动系统,轻载可选气动驱动系统。
三。手 手是用来直接抓取注塑产品的部件。 由于注塑制品的形状、尺寸、重量、表面特征等存在差异,所以夹持手的主要形式是钳型,常用于抓取不易折断或变形的制品,对抓取制品的形状适应性很大。 夹持手由手指、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组成。 对于夹手来说,设计选择时要考虑以下几点:
1。手对产品要有一定的适应性,要求手能承受注塑产品刚从模腔中取出时的高温和腐蚀。
2。手要有合适的夹紧力和驱动力,手指要有足够的开关范围,产品要有一定的夹紧精度。
设计压铸机机械手时应满足以上要求,否则或多或少会影响机器人的正常工作。